一、A型題
57. 下列關于術前準備的敘述中,錯誤的是( )
A. 高血壓患者應繼續服用降壓藥物,避免戒斷綜合征
B. 確有凝血障礙者,擇期手術前應做相應治療
C. 腎功能損害者,在有效的透析療法治療后,可耐受手術
D. 糖尿病病人須在術前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D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糖尿病病人手術時應維持血糖輕度升高狀態(5.6~11.2mmol/L),以避免手術過程中血糖消耗過多導致低血糖。
58. 下列不需要使用全胃腸外營養的情況是( )
A. 短腸綜合征 B. 潰瘍性結腸炎長期腹瀉
C. 重癥急性胰腺炎 D. 膽囊造瘺術后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D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 短腸綜合征是大段小腸切除后,殘存的有功能的腸管不能維持機體營養需要的吸收不良綜合征,由于是吸收功能本身的缺乏,故只有用腸外營養維持病人營養(A對)。潰瘍性結腸炎長期腹瀉者,食物進入腸腔可加重病情,需使用全胃腸外營養(B 對)。重癥胰腺炎病人由于消化酶缺乏,無法有效吸收營養;此外,若是向腸道內輸送營養液,也會刺激胰腺分泌,加重胰腺的負擔,故應采用全胃腸外營養(C對)。膽囊造瘺術目的在于引流膽汁、降低膽壓,消除膽道炎癥,而不影響病人進食(D錯)。
59. 麻醉平面達臍部時,相對應的脊神經節段是( )
A. T6 B. T8
C. T10 D. T12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C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不同部位脊神經支配分別為:胸骨柄上緣為T2,兩側乳頭連線為T4,劍突下為T6,季肋部肋緣為T8,平臍線為T10,恥骨聯合上2~3cm為T12,大腿前面為L1~3,小腿前面和足背為L4~5,大腿和小腿后面以及肛門會陰區為S1~5。故麻醉平面達臍部時,對應的脊神經節段是T10 。
60. 女性,32歲,間斷吞咽困難伴嘔吐十年。上消化道造影提示食管明顯擴張,蠕動減弱。食管末端呈“鳥嘴樣”狹窄,狹窄部黏膜尚光滑。宜采取的手術方式是( )
A. 食管大部切除,胃代食管術
B. 食管下段、賁門部肌層切開
C. 食管下段,近段胃切除術
D. 腹腔鏡胃底折疊術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根據患者典型臨床表現及造影特征,患者診斷應為賁門失弛緩癥。食管下段、賁門部肌層切開是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的有效方法,效果良好。
61. 有關乳腺癌血行轉移的敘述,錯誤的是( )
A. 癌細胞可經淋巴途徑進入靜脈
B. 癌細胞直接侵入血循環
C. 血行轉移只發生在腫瘤晚期
D. 常見遠處轉移部位依次為骨,肺,肝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C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早期乳腺癌已有血運轉移,癌細胞可直接侵入血液循環而致遠處轉移。
62. 男性55歲,因腹痛一個月來診,腸鏡發現乙狀結腸腫物,病理提示中分化腺癌,腹部CT提示乙狀結腸腫物,大小為5cm×4cm,侵及漿膜,肝左外葉可見直徑兩厘米轉移灶,腹腔內未見腫大淋巴結,首選的治療措施是 ( )
A. 結腸癌根治術 B. 結腸癌根治術聯合肝左外葉切除術
C. 全身化療 D. 局部放療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結腸癌僅有肝轉移者,根治性切除術后,有長期存活甚至治愈的可能。該患者結腸癌累及漿膜層,但未穿破腸壁,可以行根治性結腸切除術。CT示僅左肝外葉存在2cm轉移灶,可以行左肝外葉切除術。術后可予以輔助化療,可獲得較好療效。僅行全身化學療法多用于晚期無法手術切除病灶的患者。
男性,65歲,上腹不適、食欲不振2個月,體重下降。近20天皮膚鞏膜黃染,并進行性加重。糞便色灰白,尿色黃。查體:肝脾未捫及,深呼吸時,于右肋緣下觸及半球形腫物,墨菲征(—)。化驗:TBil230umol/L,DBil186umol/L。最可能的診斷為( )
A. 慢性肝炎 B. 膽總管結石
C. 胰頭癌 D. 肝癌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C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65歲男性患者,上腹不適,食欲不振2個月(胰頭癌常見消化道癥狀)。近20天皮膚鞏膜黃染,并進行性加重(提示膽道梗阻),有體重下降(提示慢性消耗性疾病可能)。肝脾未捫及,深呼吸時,于右肋緣下觸及半球形腫物,墨菲征(—)。綜合該患者病史、體查及實驗室檢查,診斷考慮胰頭癌。
63. 下列不屬于絞窄性腸梗阻的典型臨床表現的是( )
A. 早期出現休克 B. 腹脹
C. 腹膜炎體征 D. 血便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絞窄性腸梗阻由于有腸管缺血,導致局部代謝產物淤積,刺激腸壁神經,引起的腹痛劇烈而持續。腹脹為麻痹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。
64. 站立前期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典型體征是 ( )
A. 屈髖畸形 B. 骨盆擠壓試驗(+)
C. 搖擺式跛行 D. 彈入實驗(Ortolani)(+)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D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彈入彈出實驗僅適用于3個月以下的嬰幼兒,大于三個月的嬰幼兒髖關節發育已較成熟,強行進行該實驗容易造成損傷。
65. 單純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行經皮腰椎間盤切除術的適應癥是( )
A. 膨出型 B. 脫出型
C. 經骨突出型 D. Schmorl結節型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(爭議選項A)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脫出型髓核穿破后縱韌帶,但其根部仍在椎間隙內,需手術治療。膨出型纖維環有部分破裂但表層完整,此型保守治療大多可緩解或治愈。經骨突出型與Schmorl結節型臨床上無神經癥狀,因此無需手術治療。
66. 骨盆骨折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( )
A. 尿道損傷 B. 膀胱損傷
C. 腎臟損傷 D. 直腸損傷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A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當骨盆骨折時,附著于恥骨下支的尿生殖膈突然移位,產生剪切樣暴力,使薄弱的膜部尿道撕裂,甚至在前列腺尖處撕斷,屬于后尿道損傷。膀胱只有處于充盈狀態下才較容易受損。
67. 男性,28歲,半小時前在山區修建公路時突發上腹痛,持續加重,近一年患者經常空腹發作上腹痛,作為工地醫生給患者做體格檢查,下列對患者病情診斷最有價值的體征是( )
A. 心率加快至106次/分 B. 上腹部壓痛
C. 腸鳴音減弱 D. 肝濁音界消失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D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根據患者典型臨床表現懷疑是空腹消化道穿孔,由于空腹狀態下為內容物較少,因此導致腹膜炎體征較輕。對于診斷空腹穿孔最有價值的體征是肝濁音界消失。男性,28歲。半小時前在山區修建公路時突發上腹部劇痛,持續并加重。近一年來常有空腹上腹部痛。根據上述體征,該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( )
A. 急性心肌梗死 B. 消化道穿孔
C. 急性腸梗阻 D. 急性胰腺炎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患者半小時前突發上腹部劇痛,持續并加重,且近一年來常有空腹上腹部痛,肝濁音界消失,最有可能的診斷是消化道穿孔。
(93-95題共用題干)
93. 男性,30歲,晨起跑步時突然昏倒2小時入院,1周前因騎車摔倒撞擊左下胸壁,曾臥床休息3天,查體:P120次/分,R30次/分,BP80/60mmHg,神清,面色蒼白,左下胸可見皮下瘀斑,全腹輕度壓痛及肌緊張,移動性濁音陽性,腸鳴音消失。最可能的診斷是( )
A. 脾破裂 B. 肝破裂
C. 胰腺破裂 D. 腸系膜撕裂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A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腹部損傷中實質臟器損傷的判斷,患者左上腹外傷,根據查體判斷存在休克表現,首先考慮脾破裂。
94. 男性,30歲,晨起跑步時突然昏倒2小時入院,1周前因騎車摔倒撞擊左下胸壁,曾臥床休息3天,查體:P120次/分,R30次/分,BP80/60mmHg,神清,面色蒼白,左下胸可見皮下瘀斑,全腹輕度壓痛及肌緊張,移動性濁音陽性,腸鳴音消失。主要的輔助檢查是( )
A. 腹腔動脈造影 B. 腹部CT
C. 腹部MRI D. 腹部X線平片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腹部損傷中實質臟器的影像學檢查,CT在腹部損傷中對實質性臟器損傷及其范圍程度有重要診斷價值,在本題選項中最符合題目要求。
95. 男性,30歲。晨起跑步時突發暈厥2h入院。1周前因騎車摔倒撞傷右左下胸壁。曾臥床休息3天。查體:P 120次/分,R 30次/分,BP 80/60mmHg,神清,面色蒼白,左下胸見皮下瘀斑。全腹輕度壓痛及肌緊張。移動性濁音陽性。腸鳴音消失。如若手術,術中探查順序( )
A. 先探查胰腺,再探查肝脾 B. 先探查胃腸,再探查肝脾
C. 先探查肝脾,再探查胃腸及其他 D. 先探查腸系膜血管,再探查其他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C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腹部損傷剖腹探查術的探查順序,探查順序為:肝脾→膈肌、膽囊→胃→十二指腸第一段→空回腸→大腸及其系膜→盆腔臟器→胃后壁和胰腺一必要時探查十二指腸二、三、四段。
(96-97題共用題干)
96. 女性,42歲,因持續上腹痛伴惡心、嘔吐3天入院。近2年來查體有膽囊結石。平時進食油膩食物后會有上腹部不適。查體:體溫37.8℃,脈率100次/分,R24次/分,血壓126/84mmHg,皮膚鞏膜無黃染,上腹部壓痛,輕度肌緊張,腸鳴音減弱。B超提示膽囊內泥沙樣結石。膽總管寬9mm,上段無結石,下段觀察不清,胰腺腫大增厚,周圍有積液。化驗:WBC13.0×10 9/L.血淀粉酶400U/dl。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( )
A. 急性膽囊炎 B. 急性胰腺炎
C. 急性胃炎 D. 急性膽管炎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急性胰腺炎的診斷,本題患者持續上腹部疼痛,膽囊結石病史,病情由進食油膩食物誘發,且B超提示膽囊內泥沙樣結石。化驗:WBC13.0×10 9/L.血淀粉酶400U/dl。從病史、病因、誘因及實驗室檢查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診斷。
97. 女性,42歲,因持續上腹痛伴惡心、嘔吐3天入院。近2年來查體有膽囊結石。平時進食油膩食物后會有上腹部不適。查體:體溫37.8℃,脈率100次/分,R24次/分,血壓126/84mmHg,皮膚鞏膜無黃染,上腹部壓痛,輕度肌緊張,腸鳴音減弱。B超提示膽囊內泥沙樣結石。膽總管寬9mm,上段無結石,下段觀察不清,胰腺腫大增厚,周圍有積液。化驗:WBC13.0×10 9/L.血淀粉酶400U/dl。最佳治療措施( )
A. 禁食,補液,應用抗生素 B. 腹腔灌洗
C. 急診手術引流 D. 經內鏡Oddi括約肌切開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A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,禁食及胃腸減壓為急性胰腺炎的基礎治療。持續胃腸減壓可防止嘔吐、減輕腹脹、降低腹內壓,急性胰腺炎時,大量液體丟失,應大量靜脈輸液,有感染證據時則可經驗性使用抗生素。
(98-99題共用題干)
98. 男性,65歲,8日前行結腸癌根治術。2天來發熱伴左下肢疼痛。查體:T38C,腹部切口愈合良好,已拆線。左小腿腫脹,腓腸肌壓痛(+),Homans征(+)。檢查:胸片正常,B超未見腹腔積液。化驗:血白細胞9.8*10?g/L,尿常規正常。請問初步診斷是( )
A. 左下肢肌筋膜炎 B. 左下肢丹毒
C. 左下肢深靜脈血栓 D. 左下肢淺靜脈炎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C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下肢靜脈血栓的診斷,題目中患者手術病史,突發小腿脹痛,其它實驗室檢查正常,考慮深靜脈血栓。
99. 男性,65歲,8日前行結腸癌根治術。2天來發熱伴左下肢疼痛。查體:T38C,腹部切口愈合良好,已拆線。左小腿腫脹,腓腸肌壓痛(+),Homans征(+)。檢查:胸片正常,B超未見腹腔積液。化驗:血白細胞9.8*10?g/L,尿常規正常。該患者目前不宜做的是( )
A. 抗凝 B. 多做下肢運動
C. 抬高患肢 D. 制動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下肢靜脈血栓的治療,下肢深靜脈血栓一旦發生,堅決制動以防止血栓脫落。
(100-102題共用題干)
100. 男性,40歲,因嘔血、黑便2天入院,乙型肝炎病史10年,查體:神志清,貧血貌,肝肋下未觸及,脾肋下3cm,腹部無壓痛,移動性濁音(+),腸鳴音活躍,化驗:血Hb80g/l,血白蛋白20 g/l,血總膽紅素76μmol/L。應首先考慮的診斷是( )
A. 十二指腸潰瘍 B. 門靜脈高壓
C. 胃癌 D. 膽囊結石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門靜脈高壓的診斷,本題患者肝炎及上消化道出血病史,貧血且膽紅素升高,首先考慮門靜脈高壓所導致的上消化道出血。
101. 男性,40歲,因嘔血、黑便2天入院,乙型肝炎病史10年,查體:神志清,貧血貌,肝肋下未觸及,脾肋下3cm,腹部無壓痛,移動性濁音(+),腸鳴音活躍,化驗:血Hb80g/l,血白蛋白20 g/l,血總膽紅素76μmol/L。為明確診斷應選用哪種檢查( )
A. 腹部b超 B. 腸系膜上動脈造影
C. 上消化道造影 D. 胃鏡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D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門靜脈高壓的檢查,為明確診斷首選胃鏡,鏡下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即可明確診斷,且內鏡也是目前控制急性出血的首選方法。
102. 男性,40歲,因嘔血、黑便2天入院,乙型肝炎病史10年,查體:神志清,貧血貌,肝肋下未觸及,脾肋下3cm,腹部無壓痛,移動性濁音(+),腸鳴音活躍,化驗:血Hb80g/l,血白蛋白20 g/l,血總膽紅素76μmol/L。下列治療方法不宜應用的是( )
A. 擴容補液 B. 應用止血藥
C. 內鏡治療 D. 手術治療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D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 本題考查門靜脈高壓的治療,因患者移動性濁音陽性故考慮存在腹水,肝功能分級為Child C級,不宜進行手術治療。
(103-105題共用題干)
103. 男性,75歲。下樓時摔傷右髖部致局部疼痛。2天后加重,無法下地行走。查體右下肢短縮畸形,外旋50o,右髖部腫脹不明顯,有叩擊痛。 最可能的診斷是( )
A. 右股骨轉子間骨折 B. 右股骨頸骨折
C. 髖關節后脫位 D. 髖關節前脫位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股骨頸骨折的診斷,患者老年男性,髖部外傷病史,右下肢短縮、外旋50o,診斷為股骨頸骨折。
104. 男性,75歲。下樓時摔傷右髖部致局部疼痛。2天后加重,無法下地行走。查體右下肢短縮畸形,外旋50o,右髖部腫脹不明顯,有叩擊痛。 首選檢查是( )
A. x線 B. CT
C. MRI D. 骨掃描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A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股骨頸骨折的影像學檢查,股骨頸骨折X線可清晰顯示骨折線以及骨折端移位方向,為股骨頸骨折首選檢查。
105. 男性,75歲。下樓時摔傷右髖部致局部疼痛。2天后加重,無法下地行走。查體右下肢短縮畸形,外旋50o,右髖部腫脹不明顯,有叩擊痛。 最有可能的并發癥是( )
A. 脂肪栓塞 B. 創傷性骨化
C. 坐骨神經損傷 D. 股骨頭壞死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D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股骨頸骨折的并發癥,股骨頸骨折發生時極易造成股骨頭供血血管的損傷,故股骨頭缺血壞死為最常見并發癥。
(106-107題共用題干)
106. 女性,50歲,右手中指晨起僵硬伴疼痛半年,近兩周出現中指關節輕度腫脹及活動受限,活動患指可出現彈響伴明顯疼痛,最可能診斷是( )
A. 類風濕關節炎 B. 關節內游離體
C. 骨關節炎 D. 狹窄性腱鞘炎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D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腱鞘炎的診斷,腱鞘炎一般臨床表現為屈伸關節時,手掌側的掌指關節出現腫脹和疼痛,活動時出現彈響聲,嚴重者出現活動障礙。而急性感染性手指屈肌腱鞘炎的患者,手掌及手指會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的癥狀,故本題診斷狹窄性腱鞘炎。
107. 女性,50歲,右手中指晨起僵硬伴疼痛半年,近兩周出現中指關節輕度腫脹及活動受限,活動患指可出現彈響伴明顯疼痛,患者目前最佳治療方法是( )
A. 腱鞘切開減壓 B. 限制中指活動
C. 口服糖皮質激素 D. 反復按摩中指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腱鞘炎的治療,腱鞘炎的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,保守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手術治療。保守治療中制動為首要治療。
二、B型題
A. 乳頭狀癌 B. 濾泡狀癌
C. 髓樣癌 D. 未分化癌
132. 分泌降鈣素的甲狀腺癌是( )
133. 臨床上最常見的甲狀腺癌是( )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C、A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甲狀腺癌的病理及特點,髓樣癌來源于濾泡旁降鈣素分泌細胞(C細胞),乳頭狀癌是成人甲狀腺癌的最主要類型和兒童甲狀腺癌的全部。
A. Whipple三聯征 B. Zollinger-Ellison綜合征
C. Charcot三聯征 D. Carcinoid綜合征
134. 胃泌素瘤的典型臨床表現是( )
135. 胰島素瘤的典型臨床表現是( )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、A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胰腺內分泌腫瘤的表現,胃泌素瘤典型臨床表現為Zollinger-Ellison綜合征、胰島素瘤典型臨床表現是Whipple三聯征。
三、X型題
160. 膽道疾病的常見并發癥有( )
A. 癌變 B. 狹窄
C. 出血 D. 肝膿腫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ABCD(爭議選項A)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膽道疾病的常見并發癥,膽道疾病可出現穿孔出血、狹窄繼發感染可出現細菌性肝膿腫,故BCD選項明確,流行病學顯示70%膽囊癌病人發病與膽石癥有關,故A選項爭議。
161.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療方法有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療方法有( )
A. 手術切除 B. 肝動脈栓塞
C. 非手術治療 D. 放射治療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ABC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肝癌的治療,其中放射治療對于肝癌破裂出血無明顯效果,手術及肝動脈栓塞治療效果佳,非手術治療主要為維持生命體征穩定。囑患者絕對臥床,給予持續心電、血氧監測,禁飲食,迅速建立兩組靜脈通路用于補液、止血、升高血壓以及輸血等,穩定患者情緒,必要時適當應用鎮痛、鎮靜藥物等治療措施等。
162. 下列關于早期胃癌概念正確的是( )
A. 胃癌侵犯到黏膜層和黏膜下層,無淋巴結轉移
B. 病變局限于黏膜層內和黏膜下層,有淋巴轉移
C. 病變浸潤漿膜層,無淋巴轉移
D. 微小胃癌和小胃癌是早期胃癌的特殊類型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ABD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胃癌的病理分型,早期胃癌指病變僅累及黏膜或黏膜下層者,不論病灶大小、有無淋巴結轉移。直徑<0.5cm的胃癌稱為微小胃癌。直徑<1.0cm的胃癌稱為小胃癌。故C選項錯,本題選擇ABD選項。
163. 男性急性尿潴留的常見原因有( )
A. 良性前列腺增生 B. 尿路狹窄
C. 尿路結石 D. 前列腺炎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ABCD(爭議選項D)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急性尿潴留的病因,機械性梗阻最常見于老年男性患前列腺增生癥以后,嚴重時可引起急性尿潴留,急性前列腺炎、尿道外傷、尿道狹窄或者尿道產生的結石、腫瘤以及異物等堵塞了尿道也可引起急性尿潴留。
164. 屬于椎間盤的結構( )
A. 前縱韌帶 B. 軟骨終板
C. 髓核 D. 纖維環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BCD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椎間盤的解剖結構,脊椎兩個椎體間的物質即是椎間盤。椎間盤由椎體軟骨板、髓核及纖維環三部分組成。髓核是一個半流體狀物質,被纖維環在四周包圍,上方下方均為軟骨板,髓核被緊緊包圍在其中,沒有上下活動的余地,只有前后的移動。由于腰椎椎體是前低后高,髓核位置就略偏于后方。整個腰椎間盤的厚度為8-10毫米。
165. 類風濕性關節的診斷標準( )
A. 3個關節腫大(大于6周) B. 對稱關節腫大(大于6周)
C. 晨僵大于一個小時(>6周) D. 關節畸形(>6周)
【中公考研參考答案】ABC
【中公考研參考解析】本題考查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,此病的診斷標準為(1)晨起關節僵硬至少1小時(≥6周);(2)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脹(≥6周);(3)腕、掌指關節或近側指間關節腫脹(≥6周);(4)對稱性關節腫脹(≥6周)。故本題正確選項為ABC。